特別報導
愛工作•愛生活•愛信易—信易員工專訪
員工資料
姓名:李義芬
年齡:48
愛好:唱歌、看電視
座右銘: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第一次採訪信易員工心裏還有些緊張,可是真的開始交談時卻完全沒有這種感覺了,因為初次與這位員工面對面的時候覺得她很親切,眉眼間很素淨還透著聰慧。她跟筆者的母親一樣的年紀,那微微的笑顏總讓筆者想起遠在他鄉的親人,樸實而親切。也許是因著她這份隨和的性子,廠裏的小輩都喜歡叫她一聲芬姐。
初入信易,帶著信心與開心
14年前芬姐成為東莞信易的一位員工,自此信易也成為她的家。芬姐說當時她覺得信易環境很好,到處都乾乾淨淨的,雖然是機械廠卻看不到有什麼油污之類,而且更重要的是她覺得領導很親切,又關心員工的生活和福利待遇。筆者發現在交談的時候每次說到公司領導她都說到親切,筆者能很深的感受到對芬姐來說董事長一家是很好很好的好人,有這樣的領導,她很有信心信易會更好,也很開心能在這裏工作。所以她留在了信易,這一留就是漫長的14年,與信易共同渡過了無數的風風雨雨。
不畏困難,一顆汗水,一份收穫
筆者找到芬姐的時候是在生產車間裏,那時她正推著三輪車,裏面裝滿了零部件,只能看到一個背影,那樣子努力而堅韌。廠裏大多數都是男員工,車間裏的工作都是力氣活,幹起來很累,但芬姐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別人能做到的她也要做到,別人幹得動的她照樣也能幹。聽到這裏的時候筆者對她很敬佩,芬姐她在車間裏流了多少汗水,而現在的年輕人有幾個是這麼吃苦耐勞的。可是筆者問她在這裏工作苦不苦,她卻說她幹得很開心。
芬姐對筆者說過一句話讓筆者印象很深刻,她說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這句話她要是在家裏說我們都能理解,可是她說在廠裏也是一樣的,員工也要占在公司的角度去想能不浪費的絕不浪費,那都是用錢換來的。她現在負責的是不良品處理,每一塊廢料她都想盡一切辦法看看還能不能再利用。有時候我們有些部門不配合,覺得改起來非常麻煩,再重新做一件容易多了,可是芬姐很堅持,她覺得可以再利用的材料怎麼可以就這樣丟掉呢?為此她找過部門主管,甚至找過總經理,最後她還是把事情辦成了,避免了這樣的浪費。這就是芬姐,嚴格要求著自己,既然是對的就要去堅持。
她說廠裏很多女孩子說她脾氣好喜歡跟她一起幹活,這點筆者是很相信的,因為筆者感覺到芬姐很健談又很耐心,跟她說話卻很愉快,沒什麼距離感。廠裏的同事都說芬姐做事很勤快,很多事情都不用別人說她自己都會搶著去做。在她眼裏幹活的時候時不能怕吃虧的,有付出總會有收穫。
活到老學到老
芬姐在信易那麼多年,可以說廠裏的角角落落都很清楚了,對產品也非常的熟悉,要是有人有困難,幹不了那麼多,她都去幫忙。芬姐說車間裏的事情都已經會做了現在她還想學學電腦,聽到這裏的時候對她的那種敬佩又更深了一層,芬姐48歲了還想著去接觸新事物,學習用電腦,而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都覺得辛苦,掌握了點技術就不想學什麼了,以為靠手上那點技術就能過一輩子。也有很多年青人問芬姐說每天搞這些不良品一會是這裏有問題一會那裏有問題,一堆麻煩,難道不嫌煩麼,可芬姐覺得活都是一點點幹出來的,沒什麼很煩的情緒,而且她能解決的都不會去給別人添麻煩。筆者有些汗顏的說現在的年輕人是有些浮躁,不夠勤奮,還告訴她其實電腦很簡單,多摸索一下,就會最基本的啦。心裏有些警醒,我們小輩的人應該向芬姐這樣的人學習,不畏艱難,勤勞肯幹。
做員工要有責任感
芬姐是個很負責的人,她有時候看到一些主管不在工作崗位,在一邊高談闊論,她會走過去勸阻。她說連主管都不在現場,不起帶頭作用,手下的員工又怎麼會有端正的態度去好好做事。自己的工作自己要負責做好,只有上下一心,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
心懷感恩,回報信易
在這炎炎的夏日裏,車間裏也很熱,可是每天都會有涼茶送到車間,為了讓大家睡好,有精神工作,廠裏的員工宿舍裏都裝了空調,芬姐說這都是公司體恤員工,我們做員工的應該感恩才對。因為廠裏的訂單有旺季就有淡季的時候,淡季的時候沒有班可加,工資也就拿不到很多,很多人對此有很多抱怨,芬姐覺得這樣是不對的,這個時候應該想想旺季的時候公司從來沒有虧待過大家,公司有困難的時候大家也要想想公司。
在芬姐這裏道理很簡單,信易對她好,她就以更多的好回報信易,這是一種多麼樸實的想法,而這種樸實卻也是她閃光的地方。對她來說,首先就是要忠於自己的工作,尊重這家公司,做事要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不能做一些背叛公司,對不起董事長一家的事。她說信易就是她的家,她把信易當自己家一樣愛護著,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喜歡這樣的生活,有了信易才有了她現在的一切。現在芬姐的孩子也是在信易工作的,她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前途的地方。
後記
一個人如此熱情的在這個地方工作著,如此充實的活著,是我們多少人所不及的,有再高的文憑再高的技術可能都沒有芬姐這樣樸實無華的心來得強。希望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能像她一樣愛著自己現有的,有愛的人才更有幸福感。